零字节资讯网2025年8月24日消息:

央视一曝光,整个和田玉市场炸锅了!你买的玉可能是"科技与狠活"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金银有价玉无价,然而玉石造假的产业链却让人防不胜防!

近日央媒曝光了和田玉造假的产业链,一整个市场居然有80%的和田玉全是假货。

不仅有化学试剂染色的、还有用其他玉石“狸猫换太子”的,就连所谓鉴定机构证书也全是造假的。

直播间里说着“中国人不骗中国人”,结果25元假石头卖1660,把消费者当韭菜割,这样明着骗真是丧良心!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央视曝光引发雷霆行动

这场骗局源于中国人对玉的喜爱。

中国人对玉石有种特殊情结,“君子比德于玉”的文化传承了几千年。

特别是和田玉,那种温润如脂的手感,让多少人心动。

但是真正的和田玉籽料,一年真的能生产这么多吗?

顾客的需求远高于生产量怎么办?

没关系,商家有“办法”。

今年8月17日,央视记者来到河南石佛寺镇,对“造假和田玉”展开调查。

发现工人先是把青海料、韩料扔进滚筒机,“轰隆隆”转上几个小时。

然后,把磨完形状的玉石,放进一个大塑料桶里,桶里褐色的药水还在冒着泡。

等染色完成之后,工人带着厚手套把玉石拿出来。

看着工人那略带嫌弃的模样,这是不是意味着这些药水对人体有危害呢?

但老板却说这一步就是青海料、韩料身价翻百倍最重要的一步。

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拔猴毛”技术。

就是用漂白剂把石头里的黑点、杂质都“拔”掉,让劣质玉料变得白白净净。

就连进价才十几块的阿富汗玉,都能冒充和田玉!

这玩意儿配上个假证书,摇身一变成了“极品籽料”。

说到假证书,他们的“证书”来的很轻松。

现场2000多张假证书模板堆积如山,打印机还在”吐”着新的假证。

花2元钱,半小时就能拿到“国石珠宝首饰检验检测中心”的鉴定证书。

扫码还真的有信息,可你去工商系统一查——压根没这机构!

直播间里的“奥斯卡”

如果说造假是第一步,那直播卖货就是收割的最后一刀。

镜头前,主播声嘶力竭的在砍价,看起来是尽力在给直播间的“家人们”争取最低价。

老板在旁边也配合的捶胸顿足:“不卖了不卖了,赔本了!”

可镜头外,主播跟老板勾肩搭背,数钱数到手抽筋。

有记者拍到,一个老板偷偷伸出两根手指。

这是在告诉主播底价200块,直播间却卖出888的高价。

这些主播口头上喊着“中国人不骗中国人!”,但实际干的就是骗中国人的事情。

还有直播间请人扮演“外国商人”,操着蹩脚的“英语”(其实是福建话),说什么急着回国要清仓。

旁边还有“翻译”煞有介事地解释,观众们信以为真,纷纷下单“捡漏”。

这哪是卖玉?这分明是演戏!

可怜那些相信“中国人不骗中国人”的买家,花几千上万买回家的,可能就是一块会掉色的“毒石头”。

比卖假货更可恨的,是这些商家还打着养生的旗号行骗。

某直播间里,主播拿着一串暗红色的“琥珀”,神秘兮兮地说:“这里面含有血红蛋白元素,是人体的’清道夫’,能把你身体里的毒素都排出去!”

还有更离谱的话术,说这个玉含有铁离子,可以补气血,特别适合60、70年代的月子没做好的姐妹们。

这些话术,每一条都是冲着中老年人来的。

这些骗子研究透了中老年人的心理。

他们知道,50岁以上的人开始担心身体,60、70年代的女性对“坐月子”有心理阴影,于是就编造各种“玉石疗法”。

一套组合拳下来,原本只是想随便看看的阿姨,最后花几千块买了一堆“毒石头”回家。

假玉坑人,行业遭殃

最可怕的是,这些假玉不但不养生,反而在慢慢蚕食佩戴者的健康。

那些重金属会在体内累积,影响神经系统,甚至增加患癌风险。

直播受众巨大,受害者不在少数。

当央视记者走进号称“中国玉都”的石佛寺镇,眼前的景象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市场里70-80%的“和田玉”都泡在褐色药水里,戴着厚手套的工人正忙着“加工”。

这场风波让整个和田玉行业陷入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商家的这些恶劣行径,让原本纯洁美好的玉石文化变得乌烟瘴气。

以往,人们谈及玉石,想到的是温润、高雅、吉祥。

可如今,“和田玉”三个字在很多人心中都打了个问号。

消费者们变得小心翼翼,即使看到真正的和田玉,也会心存疑虑,不敢轻易下手。

一些原本诚信经营的玉石商家也受到了牵连。

他们辛苦地寻找优质的玉石原料,精心雕琢,却因为这些造假商家的存在,生意变得异常艰难。

顾客们不再像以前那样信任他们,每一次交易都要经过反复的询问和验证。

而那些被骗的消费者,除了经济和身体上的损失,心理上也遭受了巨大的打击。

很多人在发现自己被骗后,陷入了自责和懊悔之中,对整个玉石市场充满了失望。

结语

这次事件也给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同时,消费者自身也要提高警惕,增强辨别真假的能力,不要轻易被商家的花言巧语所迷惑。只有这样,和田玉市场才能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再次焕发出它应有的光彩。别让贪便宜的心理,成为骗子的温床。

参考文献:
1.《“和田玉”成本仅十几元?低端玉料加“科技与狠活儿”配上剧情演绎,曝光玉石造假》 新京报 2025-8-18
2.《央视曝光和田玉市场乱象 4人被控制 假证书泛滥引关注》 凤凰网 2025-8-1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感谢阅读,但此资讯的底层逻辑还需:
从和田玉手镯到易经,推演真相与未来


点击上面零字节资讯网相机的圆圈
生成这篇文章的奇异、神秘的海报
然后将海报保存图片收藏,可发朋友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零字节网立场,
转载请注明出处:零字节网(0b.cn)

此文由访客“中国玉王”发布
“中国玉王”发布的所有文章
“中国玉王”提供的交易链接

我要在零字节网做自媒体, 发布内容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9911081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515910221@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玉王手镯总汇 手镯检索 中国玉王易经
  和田玉手镯三十六计-三十六策技能干货
钟小玉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