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大陆仍将牢牢把握两岸关系的主导权和主动权,仍致力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融合发展。同时,两岸关系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
一、美西方势力与“台独”势力相勾连
严重危害台海和平稳定
近年,台海和平稳定的最大风险,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持续“以台制华”,民进党当局“挟洋自重”走“倚美谋独”错误路线。2022年,时任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公然窜访台湾地区,酿成了自1996年台海危机以来的最严峻局势。
2023年,可以预期的风险是美西方仍会在台湾问题上生事。例如,除了美国通过持续对台军售,妄图强化与台湾地区的军事联系外,美西方国家的议员恐将接连窜台,其中以美国新任众议院议长麦卡锡窜台最具挑衅性。同时,美西方通过操弄各种各样的峰会、论坛等,势必将继续鼓噪台湾问题,在国际社会上制造杂音。

蔡当局将加强与美国的勾连。随着疫情的缓解,已经待在岛内3年的蔡英文将在今年“外访”,其出访的目的地国家固然值得关注,而其“过境”甚至“访问”美国的危害性更强。此外,在2024年“大选”选举来临的情况下,岛内各政党的候选人都将争相赴美交心,争取美国的支持,民众党主席柯文哲已经敲定在上半年访美。同时,美国也会利用影响力操弄岛内选举,妄图让台湾地区持续成为美国的“棋子”。
二、台当局持续搞“台独”分裂活动
影响疫情后的两岸交流交往
可以断定,民进党当局在2023年绝无可能改弦更张,仍会在岛内进行各式各样的“去中化”“台独”操弄。
2023年是2024年初岛内“大选”的关键年,蔡英文和赖清德为了延续所谓的“台独”政权,操弄两岸关系以凝聚绿营支持者的动机将更为强烈。2022年底的“九合一”选举结果,显示民进党擅长操弄的“抗中保台”策略已经逐渐失灵。但是,民进党并不会放弃“反中抗中”的操弄。蔡英文所谓的“政治遗产”毫无疑问是“台独”,其曾在2021年的“双十讲话”中提出了所谓“互不隶属论”。在“执政”的最后一年,不排除蔡英文会提出更具挑衅性的说辞。1月15日,赖清德当选民进党主席,虽然他提出了所谓“和平保台”以区别于蔡英文的“抗中保台”,但他仍宣称“守护台湾”等极具“台独”色彩的政治话语。

在两岸关系上,台当局将继续推动所谓的两岸经贸“脱钩断链”,在两岸人员交流上“拆桥筑墙”。2022年,两岸经贸投资状况总体稳定。2023年,在台当局“台商回流”“新南向政策”等负面操作下,台商对大陆的投资及两岸经贸或将经历比较大的考验。同时,台当局在多方呼吁下有条件地恢复“小三通”,但两岸全面直航也尚未恢复,严重阻碍两岸人员的正常往来。而民进党控制的台立法部门,料也将继续修改或制定所谓法规,恐吓有意推动两岸交流的岛内人士。
尽管两岸形势复杂严峻,但是两岸统一的时势义在祖国大陆一边。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决定两岸关系基本格局和发展方向的关键因素,是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雄厚基础和可靠保障。外部势力的干涉和岛内“台独”分裂活动,不过是两岸统一大河中的浊流,不可能影响大河滚滚向前,更不可能改变其走向。
注: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 专家观点 不涉本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