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字节资讯网2024年9月4日消息:

和田玉,在历史上原来居然不叫“和田玉”?

和田玉开发利用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沟通中西文化和经贸的“丝绸之路”,其前身就是输送和田玉的“玉石之路”。它比“丝绸之路”还要早4000多年。

古籍《穆天子传》中就曾记录一段有关和田玉的故事:周穆王为了宣扬其国力强盛,决定周游天下,以示威仪。他坐着八匹马拉的车子,带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沿太行山西麓向北挺进,长途西行,到了昆仑山,又向西走了几千里,到达了一个风景秀丽的西王母之国。西王母在瑶池盛宴款待穆王,穆王赠送给西王母大批中原特产和锦绸美绢,西王母回赠穆王珍贵的玉石—美丽的和田玉。

历史上,和田玉曾被称为昆仑之玉、塞山之玉、禺氏玉、钟山之玉、回部玉、于田玉、昆玉、真玉等,这些名称都是以产地的名称而命名。

战国时期称为“禺氏玉”,“禺氏”是“月氏”的音译,当时月氏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活动,并曾到达昆仑山。玉石贸易基本掌握在他们手里,所以成为“禺氏玉”。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和田玉因产于昆仑山被称为“昆山之玉”,以后又因位于于田国境内而被称为“于田玉”。直到清光绪九年设立和阗直隶州时(公元 1883年),它才被正式命名为“和阗玉”。

鸦片战争之后,法国矿物学者德牧尔在研究了玉和工艺品后,将和田玉和翡翠进行了对比检验测定,根据两种玉在硬度上的细微差异于1863年将和田玉命名为“软玉”(Nephrite)、翡翠命名为“硬玉”(Jadeite)。

一些爱国人士认为:“软玉”一词有辱国玉,有羞辱我们玉文化之意,并且要推翻这个名字。

新中国成立后,1959年为简化汉字地名的书写,将和阗改名为和田,和阗玉也同样被简化为“和田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感谢阅读,但此资讯的底层逻辑还需:
从和田玉手镯到易经,推演真相与未来


点击上面零字节资讯网相机的圆圈
生成这篇文章的奇异、神秘的海报
然后将海报保存图片收藏,可发朋友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零字节网立场,
转载请注明出处:零字节网(0b.cn)

此文由访客“中国玉王”发布
“中国玉王”发布的所有文章
“中国玉王”提供的交易链接

我要在零字节网做自媒体, 发布内容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9911081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515910221@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玉王手镯总汇 手镯检索 中国玉王易经
  和田玉手镯三十六计-三十六策技能干货
钟小玉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