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2年1月20日19:00-21:00,中国绿发会国际部派代表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第四届人工智能伦理与基因组编辑伦理圆桌会议(Fourth Roundtable on Ethics of AI and Ethics of Genome Editing: Future of Humanity with Emerging Technologies)在线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 “新兴技术与人类未来” ,着力探讨了 基因组编辑伦理:平等获取和治理。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自成立之日起,一直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其首要工作。基因领域的生物多样性,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的层次之一。与此同时,中国绿发会一直以来都十分关注人工智能伦理的发展,2020年7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关于“环境、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应写入人工智能伦理”的建议在其2021年11月25日通过的首份人工智能伦理全球协议中几乎被全面采纳。在基因伦理领域,此前,中国绿发会曾多次参与及共同主办国际基因组学大会;并成立了中国绿发会生物与科学伦理委员会(BIOLOGY AND SCIENCE ETHICS, 简称BASE),积极开展基因和伦理方面的工作。
生物安全,是绿会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所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基因技术应用、外来物种入侵、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共享等领域相关问题的不断出现,生物安全及立法完善也得到社会各界的不断关注。早在2018年初,中国绿发会就成立了生物与科学伦理委员会(BIOLOGY AND SCIENCE ETHICS, 简称BASE),旨在对基因编辑、农场动物福利、动物伦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伦理等热点问题及领域积极发声。
感谢阅读,但此资讯的底层逻辑还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