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烂」这个词的意思是:
对于实在做不好的事情,就任由其随波逐流发展。
虽然听上去不怎么高明,但实际应用在亲子关系中,却经常有意外惊喜。
比如小时候,我爸带我去海边;
同龄的小朋友们都在被大人带着学游泳,我偏不下水,就坐在沙滩上玩沙子。
我爸不用像别的家长那样,为孩子学不会换气而发火;
我也不用像别的孩子那样,因为呛水难受大哭。
我俩高高兴兴地去,高高兴兴地回;
虽然没学会游泳,但拥有了一个非常愉快的下午。

再比如沛东小时候,我给他买了成套的城堡积木;
但他唯一的乐趣,就是把积木成行摆成多米诺骨牌,然后推倒。
我则看他玩的高兴就好,也不会要求他非要把城堡拼出来。
举这两个例子,其实想表达一个观点:
就是家长在孩子的成长中,应该多一点旁观、少一点参与感;
多一点尊重,少一点指手画脚。
这样孩子跟你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少一点焦虑和紧张;
才会更安心享受和你相处的时光,也会对你多依赖和信任几分。

坦白讲,我曾经也是个望子成龙的家长;
沛东刚出生的时候,我就跟北海爷爷商量,如何让他成为人生赢家。
结果我爸笑眯眯地让我去照照镜子

他那意思是:你都没成为人生赢家,凭啥要求你儿子。
许多年过去了,我一直记着我爸当时的眼神。
所以每当沛东没有把事情做好时;
我想的不是:他怎么这么没用!
而是翻个白眼想:亲生的,遗传我,主要怪我……
再看他做的蠢事,也就没那么生气了。
所以沛东从小到大虽然怕我,但并不会因此与我疏远;
他明白,只要他能够为自己做的事负责,就能得到我的包容;
再者说,哪怕我想揍他,也有北海爷爷护着,他很有安全感


适度摆烂,对孩子和家长都是一种松绑。
比如周末沛东要睡懒觉,我绝不会七点就喊他起来吃早饭;
因为我自己,惭愧,周末也要睡到10点。
北海爷爷也是如此,他从来不会因为我们冬天喝冰可乐而大呼小叫;
因为冰箱里那大罐的香草冰淇淋,只有他自己独享。
有人担心,你纵容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不会把孩子惯坏了吗?
实际上,比起他真的叛逆之后,他故意做不好的事来激怒你;
倒不如和他处好关系、让他能够听进去你的话,只做对的事。

单说沛东这小子,根本就是一个掩耳盗铃的大直男。
他有什么小心思,基本上全都写在脸上。
比如他干了什么事怕挨训,他就会先竭尽所能地讨好我们。
据北海爷爷说,沛东这点跟我一模一样。
我小时候期末考试考砸了,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擦地。
而我爸则会装作若无其事地样子,等我自己坦白。

我们家的亲子关系,基本全是传承下来的;
我爸怎么对我,我也就学着怎么对沛东。
记得心理学家贺岭峰曾经说过一句话:
所谓亲子关系,就是你能跟你的孩子保持正常的关系,你对他就有影响力;
如果你不能跟他保持正常的关系,就不再有影响力。
很多家长抱怨孩子不懂事、不听话的时候,或许也可以反思一下自己:
在相处里,有没有做到懂孩子的心事,听孩子的心里话。

当然,天底下没有适用于所有关系的准则。
套用别人家的模板,也未必能达到别人家的效果。
我想告诉大家的,只是一种泛用心理,是我们想被如何对待,便如何去对待别人。
作为父母最骄傲的,或许不是子女如何功成名就;
而是他们无论走得有多远,都会记得时常发来问候。
而作为子女最骄傲的,或许不是父母给了自己多么优渥的生活;
而是无论自己做错了什么事,父母都坚定地站在自己身后。
爱与被爱是我们一生需要研习的课题;
在今天这个充满爱意的情人节里,与大家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