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的解读与重构
来营造更有利于创作者更好地创造价值的经济生态,让更多的企业和个人能在其中更好地发挥才能、创造价值。奈何在当时的大环境下不具备实现路径,这个项目就此中断。
十二年间,忙碌的工作使我渐渐淡忘了项目的存在。本以为它就此销声匿迹,近来元宇宙概念正值风口浪尖,我在搜索相关信息时,无意中再次看到这个项目资料时,惊觉我在过往十二年来所有的工作和学习积累都是为此做准备的。兜兜转转才发现,原来命运之神早就给自己指明了方向,十二年间的努力奔赴也是冥冥之中注定的。
以下是我挑选出的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项目经历,且听我娓娓道来。
比特币初探(2010年)
数字货币元年,开始用自己那台烂电脑挖了几枚数字货币。
联合办公(2010-2012年)
在这个项目中,我提出了最优化利用办公空间和客户之间交易成本的最低化,同时提供项目和个人职业的双重孵化,提出同行教学模式的新概念。这就为职业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学路径,为项目和个人的成长提供了优质匹配平台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与此同时,也为企业更好地参与到职业教育当中提供了更好的可能性,以及为后续的联合办公空间提供了可参考的模式。
社会化教学项目(2013-2014年)
为高校教学提供集个性化、差异化、智能化于一体的自适应教学解决方案。该方案基于学生个体差异性和目标差异性,按照职业需求和企业岗位胜任力进行培养。这种新模式的提出逐步改变基于专业培养人才的传统模式,意图使得高校培养的人才能够尽快胜任企业岗位需求,同时也让广大学生在高校里能够学到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当中都能学以致用的技能,而不仅仅是为了文凭而读书,从而缺乏有效思考并解决问题、团队协作、适应变化和快速学习等在职业生涯中必不可缺的生存能力和职业素养。
该项目通过平行实境游戏方式和电子商务模式搭建一个产销者参与的平行实境游戏化开放式在线教育网络。通过以学习和工作为中心,让学生、学校、企业、政府、科研单位和非盈利性社会组织各方面紧密结合,形成一系列社交网络,学习网络,知识网络,工作网络和兴趣网络等综合化网络平台。
智媒运营平台(2013年)
这是传统媒体转型成新媒体过程中所构建的新媒体SaaS平台。基于此平台学习了媒体传播,广告运营,广告投放,用户运营,用户社会化运营的知识和体系。同时提出了基于SaaS平台和区块链实现平台内媒体内容交易的概念。遗憾的是,因当时缺乏合适的人才,该概念最终没被实现。
人力资本(2013年-)
人力资本项目是社会化教学为了解决学生自主学习动力所构建的一个科技金融平台,可将其理解为:职业收入证券化。项目灵感来自于罗伯特·席勒的《21世纪新金融秩序》里关于职业收入市场和职业收入保险的描述。随着对这个项目的深入研究,愈加发现基于对个人教育和健康的投资,能够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
一个人的发展有三个天然优势:①个人投资金额比较小;②投资风险比其他资产小;③个人生存周期比起大部分的企业要长久。那么,显而易见,对个人教育和健康的投资,是最有可能改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手段,最大程度地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而人力资本项目本质上也是对医疗健康平台和社会化教学项目的总结和提升,有举足轻重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因此,该项目也是我们一直在持续跟进的主要项目之一。
康猫健康医疗平台(2014-2015年)
这是一家智能医疗器械的互联网医疗项目。项目利用公司传统的优势,在康猫健康医疗平台中提出了基于服务包装产品的概念,通过在互联网健康医疗中实行服务包装产品,将产品隐藏在服务下面。众所周知,在医疗,医疗保险,医药行业中,控费是互联网医疗的第一要务,尤其是对于医疗保险和用户(患者)来说。
区块链技术(2015年-)
基于前几个项目对于区块链技术的实际应用,从2015年开始重新认识和学习区块链技术,对比特币和以太坊的实现逻辑以及应用开发做了深入的研究。唯一漏掉的就是ICO,这也导致了我后面做ICO项目的时候胸中无数,手慌脚乱。因此在ICO项目上一事无成也成了我职业生涯上的一大遗憾。
互联网金融和科技金融(2015-2017年)
这两年间我在此领域深耕了多个项目。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一家水电和太阳企业的发起下参与了一个全国性的碳交易市场项目。这是我首次基于区块链Token构建一个全国性碳排放交易市场。在碳交易项目中,基于欧盟和国内地方碳交易所的经验,构建全国化碳交易额度的管理、审核、交易和核定等独特的碳交易体系;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碳交易所的数据存证和中心化存储,及其独特的配额分配及其管理和交易;基于碳交易体系,构建完成全国统一的数据报送系统、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建设,开展发电行业配额模拟交易,全面检验市场各要素环节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强化市场风险预警与防控机制,完善碳市场管理制度和支撑体系,参与市场要素体系的构建交易主体管理,参与重点排放单位的招商,参与碳排放监测、报告与核查制度的建设,配合重点排放单位配额管理制度建设及其管理,主导碳交易市场交易相关制度的建设。
这也是我在深入了解新区块链技术(之前的区块链技术,要么是基于外包,要么是技术团队自己解决)之后,首次将其运用到项目中,也第一次把通证(Token)的概念应用到碳汇和碳排放配额的发放领域上。同时也由于碳资产的特殊性,我始终认为这种基于Token发行,交易和配额管理的模式对于任何一种碳资产都适用。
互联网农业(2017-2018年)
该项目是一家以养殖孵化为主的农业公司。项目蓝图是基于鸡的养殖、加工和销售运营实现农业产销的全产业链覆盖,打造出一个产业路由器和产业生态。在此项目中,基于过往在健康医疗平台项目积攒的经验,我在业界首次提出将医疗健康、生鲜电商和农业三者进行交叉融合的概念,即膳食计划式消费。
在家庭健康医疗服务中引入膳食服务,基于营养和慢性病管理需求,为家庭提供膳食计划。基于家庭膳食计划的拆解、打包以及重新组合,在区块链技术的基础上实现生鲜食材有计划性供给。如此一来,一方面,提高了生鲜电商的效率,同时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家庭生鲜消费成本,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农业生产降低市场风险和可持续发展。这种三个行业交叉融合一举三得的模式曾在杭州和深圳推广实践过。
数字劳动力(2017年-)
将“数字劳动”与人力资本项目相结合是我在研究人力资本科技金融创新平台遇到困境时偶然参加一次项目策划而从中获得的灵感。初遇“数字劳动”,当时ICO流行的时候,朋友想让我以马克思劳动学为基础,写一份“参与即挖矿”的白皮书和策划具体项目。期间我查阅了大量的材料,资料中不断出现“数字劳动”这个新鲜而陌生的词语,但是对于其具体概念均无详尽的解释或者相关描述。2020年在阅读《块数据5.0——数据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一书时才对“数字劳动”概念有了细致的了解,也正是这时,如何将“数字劳动”和人力资本项目相结合,也正是这时我心中才有了大致实现路径。
因此,在原来的项目基础上结合“数字劳动”重新梳理策划了一份项目方案,即构建一个以劳动力生产要素交易为核心,通过技术、资本、土地(虚拟空间)和数据项目协作为一体生产力平台。通过数字劳动生产数据成果(即劳动成果数字化和数字化劳动成果)的方式形成数据要素市场。以个人注意力投资(专注度)为时间轴,不断实现个人目标的创新,积累数字劳动成果,增加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出个人知识结构而形成知识网络,从而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蜕变。2020年以来,随着国家对生产要素发展的重新定义以及对数字经济及其数字要素市场的构建,“数字劳动”项目的春天即将到来。
教育信息化2.0(2018年-)
2018年开始重新进入教育信息化行业,这次的契机是2018年初的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和高考改革方向。也正基于此,我在未来人才培养趋势得出了两个判断:一个是职业教育发展,另一个是基于个体差异化大规模培养的模式。所以在这个阶段中,我将产品重点转移到以基础教育为主培养决胜未来的关键技能和在高等教育中锻造决定性的人生优势这两个方面来展开产品策划和设计。通过运用在以往社会化教学项目中大量使用PBL而积攒的项目经验,构建出个人成长发展的精进可循环模型。结合区块链技术游戏化学习过程存证和社会化的学习成果评价体系,逐步让孩子在自身“天赋+专注”的学习中,完成一个个的小目标,从而实现自己的成长和可行性发展。以上便是自2018年参与高中课改后,本人从所参与的基于高中教学改革项目AICLASS走班排课系统项目和基于天赋的自适应学习系统第五教育项目中所总结出来的经验。
汽车产业互联网(2018-2019年)
这个项目最早可追溯到09年我利用闲暇时间去广州某冰箱厂兼职做工艺管理的经历,目的只是为了深入研究在梦想世界中的企业和组织之间的协作而到实地进行长时间调查研究。9年之后,再次踏足工业领域,以主机厂为核心,深入生产线,通过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关系,构建出服务于汽车生产、汽车销售、汽车售后服务和汽车金融的产业生态体系。在以主机厂原有汽车后服务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以原主机厂为基础的新能源车服务体系,形成全国化服务网络。
链游及元宇宙(2020年-)
说实话,在链游《Axie Infinity》兴起之前,个人对链游(GameFi)并不感冒。因为对于电子游戏,不过是娱乐时间闲来玩几局,对其自身的设计和运作等并没有很强的兴趣。不过,虽然对游戏本身不感兴趣,但能够将人生实现游戏化却是我的终极目标。Life is just playing a long game.
从最初的社会化教学到健康医疗平台,从教育信息化2.0到人力资本,对我来说,游戏化是我项目应用的基础性工具和实现系统化的手段。所以当了解了Axie Infinity游戏的P2E(边玩边赚)模式的时候,一时间来了兴致去参与游戏,同时也有了构建个人链游的想法。承蒙业内兄弟不弃,在其大力支持下,顺利完成了几个区块链游戏项目的经济系统的设计,也参与了游戏玩法的设计。
对于元宇宙的概念,我也是从一次项目策划中了解到的。当时帮助业内一位朋友写了一份关于元宇宙的项目白皮书和项目策划。这个项目仅基于区块链的底层技术架构方面,没涉及到游戏。其中关于元宇宙架构,我借鉴了6G-2030组所发布的《6G技术愿景及其关键技术》一书里的内容。书中关于6G方面的内容对于元宇宙愿景、业务场景及其关键技术的实现等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总结
寥寥几千字写于此,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上所述便是我十二年来在互联网及区块链领域实践的总结和经验所得。一方面是为“梦想世界虚拟社会平台”项目实现路径作思考、复盘和理论准备,另一方面是我发现这个项目和新近兴起的元宇宙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处,所以借此机会进行对元宇宙概念的重构以及表达个人对未来世界的看法。
首先,要明确的是,元宇宙世界不是一个纯虚拟的世界,而是一个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交叉世界;
第二,元宇宙中的用户不会活在他人设立的目标及规划的路径中,他们必须为自己的目标而活,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课题。
第三,游戏化贯穿于元宇宙的世界中。游戏化任务体系中80%的任务,基于每个人的目标而创建,基于每个人的目标而创新。整个过程中,关键词“目标,规则,自愿参与,实时反馈”贯穿全过程。在游戏化过程中,我们要么在实现自己的目标中,要么就在帮助别人实现目标的路上,当然也有可能我们在为大家共同的目标而分工协作。总之,每个人的任务体系将随着每个人的目标改变而改变,从而形成差异化的竞合工作学习网络。
第四,在元宇宙世界中,用户为基于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而进行分工协作,还是会为了共同的星辰大海而努力,而不仅仅是沉沦在各自的电子游戏世界中。
第五,在元宇宙世界中,按劳分配是最核心的分配方式。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中,最核心的生产要素——按劳分配一直是价值创造的主力。而其他生产要素,如数据、土地(虚拟空间)、算力、技术、资本等均可以参与到价值创造中来,但一定不能大于劳动生产价值。这种以按劳分配为核心,其他要素为辅而构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形态也是宇宙经济的生态基础。
第六,在全球化的产业分工体系中,目前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状态已经是全球去中心化的最优解之一,而元宇宙只是利用区块链技术将这种去中心化的生产关系进行可视化和透明化。
第七,元宇宙时代既是不同个体的价值崛起的时代,也是一个人人组合时代。人是追求地位的猴子,会千方百计地通过获取社会资源来提升自身的社会地位,会不断去追求人生的最优方案。
第八,元宇宙是企业后时代中,组织基于目标,项目和任务的进行以智能合约为基础协作的DAO组织(去中心化组织)。但它也不仅仅是狭义上的DAO组织,除了过往传统的投票和Defi的功能之外,基于目标进行创新协作而后按照参与价值进行分配才是其真正的核心,毕竟分配才是组织的第一性原理。
第九,在元宇宙世界中,电子游戏仍旧作为社会运作体系的一部分而存在着,但只是作为大部分玩家的生活调剂品而存在着,无法替代其生活的全部。
第十,过去,我设想中的“梦想虚拟世界”对标的是未来的2060时代。这个未来是我可以看得见未来,即使到那时我已是耄耋之年,但我愿为其奋斗一生,而元宇宙在此之前一定能够逐步实现。
最后,元宇宙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的,而是有可实现的具体路径的。我早年间在策划设计“梦想虚拟世界”时也很迷茫。项目的设想很美好,但是在当时并不具备实现路径。幸运的是,在这十二年间,我赶上了互联网和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浪潮,自身也在通过不断参与项目来积累行业认知,逐步摸清整体方向和实现路径。未来,在以6G为核心的通信技术发展时代中,引领未来世界发展的商业思想必然能够推动元宇宙实现路径的多样化发展以及技术迭代更新。
以上所述仅为一家之言,姑妄言之,不足为训。接下来,我将会在后续内容中对以上每一部分内容做出相应详解。非常欢迎大家在下面评论区留下自己的看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