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0月22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广东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本场发布会是“高质量发展看广东”系列发布会的第四十二场,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邓鸿主持。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
“人工智能+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曲晓杰介绍,广东作为全国制造大省和人工智能集聚区,产业体系完备,市场空间巨大,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制造业规模约占全国1/8,形成新一代电子信息等9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企业超1600家。省政府制定出台《广东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围绕关键供给、应用推广、支撑体系、要素保障等方面提出16条政策措施,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改造、智能化跃升,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发挥省市合力,通过“算力券”等政策工具,降低企业算力使用成本。培育一批工业模型和工业智能体,省财政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择优予以支持。健全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诊断—改造—推广”体系,推动编制细分行业数智化改造指南和典型案例集。“点”上支持骨干企业建设人工智能融合应用项目,帮助中小企业便捷部署人工智能软硬件,“线”上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智能化“链式改造”,“面”上打造高标准数字园区。推动深圳、东莞等地市建设国家级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培育国家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提供智能化改造一站式服务。将人工智能能力作为新设立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的重要参考,对符合条件的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予以资金支持。
依托省市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专项资金,发挥省级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引领作用,支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鼓励金融机构推出支持人工智能产品开发应用的融资服务,打造“粤智贷”品牌矩阵。建设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省级工业信息安全服务平台,组织安全态势感知、风险评估预警等公共服务,定期开展诊断服务和应急演练。发挥产业人才专项政策效能,引进和培育高层次、复合型、实践型人工智能人才和队伍。
省财政从三方面发力支持
省财政厅副厅长琳琳表示,《行动方案》中涉及的财政支持政策,主要是通过专项资金、政府投资基金、贷款贴息等方式,对符合条件的人工智能领域有关项目予以支持。2025年年初预算安排涵盖支持企业设备更新与开展智能化改造在内的“制造业当家”资金262亿元,通过支持制造业领域各项重点工作,促进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自2018年启动实施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以来,省财政已累计投入约15亿元,其中2025年预算安排1.32亿元,支持人工智能领域前沿技术攻关项目实施。2023年出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政策,政策期内新增10亿元支持14个省级试点城市和促进中心建设,并指导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江门6市成功入选国家试点。
2025—2027年省财政安排2.5亿元,支持韶关市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发展。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扣减、高新技术企业15%优惠税率等政策。落实省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贷款贴息政策,2025年年中新增专项资金对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符合条件的新增银行贷款,按不超过利率的35%进行贴息,3年内每年贴息贷款总规模最高可达2000亿元;对符合条件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贷款,在中央财政贴息的基础上加力支持,两级财政共按年化利率1.75%给予贴息。
全省拥有近200家各类创新平台
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李迪云表示,目前,全省在人工智能领域拥有9家国家级创新平台,包括1家国家实验室,8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拥有各类省级平台近200家。支持鹏城国家实验室建设“鹏城云脑Ⅲ”,支撑6G超宽带通信等国家战略;支持龙头企业建设AI开放创新平台,在先进算法等各细分领域取得系列成果;建设重载机器人全国重点实验室,聚焦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等技术创新领域,推动重载机器人前沿技术研究和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推广;完成福田实验室组建工作,以智能家居机器人为应用场景,重点突破具身智能感知等关键核心技术。
2018年以来,在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中连续布局5批“新一代人工智能”专项,与芯片等重大、重点专项协同,构建科研攻关体系。注重与地市的联动,重点从产业需求布局攻关任务,与东莞市开展联动攻关,支持东莞市龙头制造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在移动终端等行业实现应用,有效提升制造产线的智能化水平,实现产业提质增效与降本升级,该项成果在未来可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工业智能体解决方案,覆盖制造业超百个工业流程场景。
省属国资国企力争到2027年
人工智能相关投资超200亿元
省国资委二级巡视员吕宁表示,近年来,省属国资国企全力实施制造业投资五年倍增计划,将33个“人工智能+”项目纳入拓新工程,通过“一项目一方案”将支持政策精准滴灌至项目团队,环保集团无人矿山装备等已进入推广应用。制定拓展人工智能产业工作方案,加大产业投资力度,力争到2027年人工智能相关投资超2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制定场景应用建设清单,梯度培育智能工厂,加快建立“咨询诊断—改造升级—验证评估”的数转智改工作管理体系。
积极打造智能工业园区,加速“一场两平台”建设,广晟控股集团牵头的广东省具身智能训练场,场地建设等工作稳步推进;恒健控股公司牵头的广东省先进装备(设备)产业科技创新应用中心,明确14个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攻关方向;广新控股集团牵头的广东省新材料产业科技创新应用中心,AI赋能平台已启动建设。已形成广东省先进制造业产业投资基金、战略性产业促进发展基金在内的先进制造业基金群,累计认缴规模约700亿元,投资项目52个。
全省累计建成5G基站43.1万个
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长李庆坤表示,截至2025年8月,全省累计建成5G基站43.1万个,10G PON及以上端口252.9万个,规模稳居全国首位。开展万兆光网试点工作,推动全省15个项目入选全国试点,数量居全国首位,实施“粤启万兆 百区齐发”行动,计划今年内打造100个万兆光网项目,其中工厂场景项目数量超1/3。在网络建设方面,以广州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等为支点,建成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400G全光运力网络,实现“韶关市内1ms、湾区3ms、全省6ms”超低时延圈目标,目前正进一步推进韶关申报算网枢纽互联中心;在算力服务方面,前海建成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算力服务平台,接入算力资源池18个,汇聚算力规模超14000P。
截至2025年8月,全省建成7600余个5G行业虚拟专网,5G物联网终端用户数接近2700万个。推动落实5G工厂“百千万”行动,三年累计79家5G工厂入选《全国5G工厂名录》。推动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广州)扩容升级,开展“千标通粤”标识贯通行动,实现关键环节标准化和上下游数据的互联互通,助力制造业“链式改造”。
News
来源|南方网、“粤学习”APP
整合|“广东发布”编辑部
编辑|张源
校对|胡柔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伊甸园真容现世新疆于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