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种类丰富

保库存

绿色优产

备货充足
1月17日,本报刊登了《线上线下同步行 年货储备充足 市民乐购其中》一文,那么在市民所购的年货中,什么是热销品呢?经过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多日的了解发现,在不少人的年货清单中,呼和浩特本土农副产品占据了绝对“C位”,像哈素海鱼、传统豆腐、溜达鸡、清水河小米、和林羊肉等首府人熟悉的农产品名称,不仅代表着浓浓的“首府味道”,也成为首府的特色、绿色、健康年味。
□文/图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许婷
农村猪羊鸡肉订单不断
对于中国人而言,过年最期盼的就是除夕夜里的团圆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团圆饭的菜品越来越丰富,猪、鸡、羊等是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主角”,因此也成为不少市民争相抢购的团圆饭食材。
和林县的肉羊一直十分出名,是年节的热销品。和林县肉羊养殖户肖二贵说:“我们这里的特产黑山羊、肉羊,不仅有羊羔,也有成年羊,肉质好,订单多。今年元旦以来,农村羊肉逐渐进入售卖高峰期,价格也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对于养殖户来说,是个好事儿。”
1月15日,在和林县的一家炖羊肉馆,呼和浩特晚报记者看到,很多来自城区的市民在此品尝,其原由不仅是因为肉质口感好,也因为这里可以在品尝过后,再购买生羊肉。老板王元亮说:“因为曾有顾客向我打听过羊肉的来源,因此我想着把吃羊肉、买羊肉做成一个产业链,不仅能为家乡的羊肉拓宽一个售卖渠道,也能让顾客在品尝之后多一项服务。这个做法,我从去年开始实施到现在,已经卖出去了百十来只羊,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对此,顾客的体验也非常好:“先尝后买,挺公平。我是经朋友推荐先来尝尝,好吃的话就给娘家人和婆家人一家买一只。”顾客李女士说。
农村鸡、农村猪肉也是备受市民青睐的本土肉品。在宝全农贸市场,呼和浩特晚报记者看到,农村大公鸡150元一只,农村自养猪现烧扒肉条58元,农村生猪肉也根据不同部位价格不等,很多顾客冲着“农村”二字前来购买。采访中,一位来自武川县的商贩介绍:“这几天,只要有销售渠道,村儿里的猪和鸡都留不下,都被订购了。现在的价格比去年同期要贵一些,不过过年了嘛,大家都还是很舍得在‘吃’上面犒劳自己的。”
水产品丰富 市民喜欢“年年有余”
除了肉制品外,到了年跟前,水产品也是人们争相购买的必备品。前几天,托克托县和土左旗都相继举行了“冬捕”活动,这也让今年的年味儿多了些年俗的氛围。很多人开始争相购买冬捕而来的新鲜鲤鱼。
1月14日,在托县黄河冬捕季现场,数九寒天丝毫不能阻挡各路游客的热情,纷纷前来感受收获的喜悦。渔民们随着“起网咯”“出鱼喽”的号子,齐力把大网缓缓拉出冰面,一条条泛着鳞光的鱼儿在水雾间跳跃而出,整个冰面沸腾了。撒网、捕鱼、拍卖……现场活动如火如荼进行。对于冬捕而言,头鱼拍卖可是最重要的环节。最终,一家企业以8888元拍得头鱼。
1月16日,在哈素海,冬捕节暨冰雪旅游季正在进行,前来购买冬捕鱼的首府城区市民络绎不绝,你一条我一条,带着自己的收获踏上回城之路。
除了冬捕鱼,市区内的市场里,各类水产品也引得市民争相购买。在双树村海鲜市场,商贩们表示:鲈鱼、鲤鱼、多宝鱼最受市民青睐。一是这些鱼类的家常做法比较多,市民们比较好上手制作,其次是寓意比较好。
“过年了,鱼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中国人过春节都讲究个‘年年有余’嘛。现在的鱼肉品类丰富,今天准备多买几条,和亲戚们各分一些。”市民赵女士说。
豆腐、小米、糕面等农产品受信赖
1月16日,在呼和浩特市消费扶贫集中采购展销中心内,我市各旗县区优质农产品年货售卖会正在进行,各区科技特派员为市民带去了农家鸡蛋、草莓、普罗旺斯西红柿等蔬菜水果,其价格均低于市场批发价。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走进集采中心看到,众多不同品牌、不同地区的农副产品琳琅满目。据悉,为助力我市消费扶贫工作,带动乡村振兴发展,我市科技特派员们不仅需要通过科研方式促进我市各旗县区的农作物产量高、品质优,更肩负起推广农特优产品的重担,为此,还特别向集采中心等消费扶贫超市提供优质的农副产品。
采访中,市民徐莹莹说:“从前年开始,我就关注到集采中心的农副产品了。当时,我们单位集中购买了很多年货作为年终福利发放给职工。后来,我们自己吃着觉得口感好,味道香,尤其是小米、糕面这些农产品,更受到了家人的一致好评,于是便经常到集采中心购买。年底了,正是囤货的时候,价格便宜,存量又大,很放心地来购买。而且,当知道这些农副产品是科技员们所选,又是助力我市乡村振兴建设的一个方式,更是积极来选购。”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了解到,价格优势是消费扶贫集采中心的农副产品最具吸引力之外。目前,集采中心的农产品均由农户们运输添置,因此免去了中间商赚差价问题,从而让市民们享受到最实际的优惠。同时,集采中心所展销的农产品都可通过中心内的电子介绍器追溯商品名称、种植渠道以及产品介绍,让市民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伊甸园真容现世新疆于阗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