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掌上长沙
2023-05-01 16:11

人物名片
陈豪,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院长。在洞庭湖边长大的陈豪,对河湖有着深厚感情。2017年,陈豪正式担任捞刀河长沙县段的“民间河长”,他带着初心和梦想,坚持用脚步丈量河岸,用专业守护河流,致力做生态水利的设计师和建造者、生态水利的科普员和传播者,用实际行动守护捞刀河。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邓艳红
夕阳西下,漫步在捞刀河水塘垸,脚下绿草如茵、白鹭翩飞,一群男女老少正在河畔嬉戏休闲。4月28日,记者跟着85后全国“青年河湖卫士”陈豪走进水塘垸,仿佛看到了一幅山水画。
生长在洞庭湖边的陈豪,2011年从深圳回到长沙,成了捞刀河河畔万千居民的一员。2017年,他成为捞刀河长沙县段的“民间河长”。他坚持用脚步丈量河岸,用专业守护着河流,先后被评为长沙县“最美十大民间河长”、湖南省“最美民间河长”、全国“青年河湖卫士”。
智慧巡河,寻回儿时那湾清水河
生在岳阳,长在洞庭湖边的陈豪,自小与水结缘,长大后,陈豪成了一名水务规划的设计者、工程师。2011年,因业务拓展需要,他从深圳回到长沙。
全长141公里的捞刀河,是长沙县的“母亲河”。看着每天经过的捞刀河,他回忆起在湖边摸鱼捉虾、零距离接触大自然的童趣。陈豪在设计捞刀河流域规划时,把目标浓缩成一句话:“河清岸绿景美,找回儿时的记忆,留得住乡愁……”
“水边长大的人,谁不想找寻儿时的记忆和那湾清水河呢?”陈豪说。2017年,他被聘请担任捞刀河长沙县段的“民间河长”。
作为“民间河长”,他每天雷打不动地巡河两次。无人机、无人船、定位打卡、手持检测等都是陈豪巡河的“黑科技”……他将专业知识融入“民间河长”护河行动,大数据、云平台等,都是他巡河、护河的好帮手。
“借助实时拍摄的无人机技术,不到10分钟就能巡完一段捞刀河。”陈豪说,线上巡河好比“千里眼”和“顺风耳”,可作为辅助手段快速全面地了解情况,特别是可以看清一些徒步和行船都难以达到的区域,两者各有所长、互为补充。
通过巡河中的“找茬”和“智慧升级”,2018年,陈豪主持设计的长沙水渡河河坝改造工程项目荣获2017—2018年度中国水利优质工程“大禹奖”。该项目实施后,极大地改善了长沙县星沙城区供水水源水质,提高了县城供水保障率,将捞刀河的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

一个民间河长,带动一群“护河员”
在巡河过程中,老百姓的想法和建议也是陈豪特别注重搜集的信息。他整理好之后,会积极与官方河长和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做百姓与政府之间的桥梁。
此外,他还带领团队踏遍捞刀河流经长沙县的所有乡镇(街道),全年记录捞刀河流域整体情况,真实掌握河流的属性,从河道主体、水利设施、生态状况、水岸空间、水域管理、保护利用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形成《长沙县捞刀河流域(城区段)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为捞刀河长沙县段水环境整治提供决策依据。
“水清了并不是终点,想要人们像自己儿时那样真正与水亲近,还得全民参与进来,共同护河。”如今,陈豪正准备筹划成立“民间河长”协会,让更多爱河、懂河的人加入护河的队伍中来。在他看来,“民间河长”是宣传队和播种机,通过宣传生态、环保理念,增强民众意识,让爱河护河成为大家的习惯,这样才能确保护河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陈豪建立志愿团队,经常深入校园、村落、社区讲解水与人类的交互关系、水污染与身体健康、社会发展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增强了居民爱河护河的意识。
在陈豪的影响下,他所在的公司如今有12位“民间河长”。另外,捞刀河畔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自发”河长,河畔居民在河边散步休闲的同时,不忘护河、巡河工作,全民爱河护河正成为一股新风尚。
奋斗感言
长沙是山水洲城,滔滔湘江水像母亲一样,流淌着湖湘人的血脉,承载着地方的历史、人文、经济,湖湘文化在此薪火相传,我们要珍惜她、爱护她,“爱河护河”一定会传承发扬,生生不息!——陈豪
伊甸园真容现世新疆于阗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