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与翡翠藏品的以绿为贵不同,和田玉的颜色鉴赏更为多元,质地以细腻油润为贵,有着温润恬静,养人怡情的美名。想要判断一块玉石的品质?御府君为你呈上十大标准!手脑并用、感官鉴定,活学活用!
一、细度
![]()
和田玉以细度为本,结构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矿物质的组成状态是所有玉质特性的根本。
![]()
和田玉的细度衡量标准有“肉眼无结构,过灯基本无结构,过灯无结构”三个等级。过灯的料子可遇不可求,但如果连肉眼都过不了就差太多了。
二、密度
![]()
和田玉的主要成分是透闪石,玉质结构以致密的毛毡状结构为主,部分玉种掺杂丝绢形态。
![]()
所以和田玉的密度很高,硬度也比较大,上手会有明显的压手感。而且越好的料子密度越大,比如尺寸相似的籽料,就比俄料或青海料更有分量。
三、油性
![]()
油性表现是和田玉区别于其他玉石的一大特征,肉眼可见的油润与上手出油的质感,共同组成了羊脂玉的油脂感。
![]()
但这也不是说所有和田玉都有油性,比如俄料的油性整体就差一些,经常要用高强度的抛光来模仿籽料的油润度。
四、糯性
![]()
很多藏品之所以没有达到羊脂玉的水平,就是因为玉质糯性的缺失。这是一种类似年糕的凝脂感,是和田玉不透不闷、料性熟糯的秘诀所在。
![]()
糯性是最难理解的玉质特征,也是老玩家口中念念不忘的“酥熟”,也许只有顶级的和田籽料才能拥有吧。
五、老熟度
![]()
和田玉有六大产状,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就是山料和籽料,山料原生矿的老熟度不如老河道的籽料,这个不难理解。
![]()
最难理解的是,同样的和田籽料,有的料就有点生,有的料却非常老熟。这里有地理环境的差异,也有冲刷时间的影响,真不是一两句能说得清。
六、瑕疵
![]()
虽然和田玉很少有完美料,而且越是籽料越不容易完美,但至少在自己的藏品上,还是可以尽量选择玩料成品。
![]()
最怕被商家蛊惑,买一大堆垃圾籽,虽然没有造假但也没有价值,这就太没意思了。
七、白度
![]()
还是要强调一点,和田玉真的不是玩白的玉石,好的和田玉都不太白,白的和田玉也不太好。
![]()
比如普遍闪青的和田籽料,却能卖到几千一克的天价。而罗甸玉这种最白的新和田玉,却是几百块一件的低端玉种。
八、玉色、皮色、沁色
![]()
和田玉市场目前的趋势,仍然是偏好玉色、皮色和沁色料,同等品质的藏品,有色的要比白玉高出三成以上。
![]()
这种看法无论正确与否,都是一种客观存在,所以至少在现阶段,带色可能仍然是和田玉最重要的加分项。
九、原石特征
![]()
和田籽料经常有“面包卖不过面粉”的情况,原籽的收藏价值和市场价格,反而会高于大部分成品雕件。
![]()
但这绝不是说所有的原籽都有价值,只有那些籽形一气、玉质优秀,同时在皮色或沁色上有一定卖点的玩料,才能算是真正的好籽。
十、雕工水平
![]()
近二十年的和田玉作品中,雕工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十分突出,涌现了大量粗制滥造的雕件,线条僵硬、设计敷衍,甚者更是糟蹋了好玉,令人捽手叹息。
![]()
真正的好雕工,是琢玉成器,是化朽为莹。既能凸显玉石本身的自然美,又能变瑕为瑜,这样才配得上工料各半的工价,才是一件真正的艺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伊甸园真容现世新疆于阗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