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苍凉的戈壁边缘,一堵10米高、200米长的岩石巨幕如时光的褶皱般横亘天地——这就是“半截沟巨幕沉积剖面”。它以层理分明的泥页岩为纸,以圆润突兀的菱铁矿结核为墨,书写着数万年前湖泊环境的化学诗行。
一、地质舞台:侏罗纪湖盆的沉积史诗
该剖面是富湖相沉积的盆地,形成于侏罗纪。彼时这里是广袤的内陆湖盆,湖水深浅交替,泥砂、有机质持续沉降,为菱铁矿结核的诞生埋下了伏笔。
二、剖面特写:层理与结核的对话

– 岩石基质:以灰黑色泥岩、页岩为主,层理薄如蝉翼,清晰记录着湖泊季节性沉积的韵律——雨季泥砂快速堆积,旱季细泥缓慢沉降,形成“千层饼”般的层理构造。
– 菱铁矿结核:呈椭球状或不规则块状,直径从数十厘米到数米不等,新鲜面灰绿、氧化面褐黄,如一颗颗被定格的“化学胶囊”,与周围泥岩形成鲜明的硬度、颜色差异。
三、成因密码:还原环境的矿物沉淀术
菱铁矿结核的形成,是一场“化学与微生物共舞”的成岩魔术:
1. 沉积基底:湖底泥砂先沉积,孔隙中充满含Fe²⁺、CO₃²⁻的水溶液。
2. 还原触发:微生物分解有机质消耗氧气,湖底沦为还原环境,Fe²⁺得以稳定存在。
3. 结晶聚集:Fe²⁺与CO₃²⁻在化学势差驱动下,于沉积物内部不断沉淀、聚集,最终形成与围岩边界清晰的菱铁矿结核。
四、科学价值:一把打开古环境的钥匙
– 古环境重建:结核的分布密度、规模可反推古湖水的氧化还原程度、营养盐浓度,是研究侏罗纪湖盆“富氧-缺氧”交替的直接证据。
– 成岩作用研究:它记录了沉积物从“松软泥砂”到“坚硬岩石”的成岩演化,为理解陆相盆地成岩机制提供了天然实验室。
– 资源与科普:菱铁矿是重要的铁矿产资源前体,同时该剖面以“直观、震撼”的形态,成为地质科普的天然课堂,让大众可触摸“远古湖泊的心跳”。
这面巨幕不仅是岩石的堆砌,更是一亿年地质时光的“切片展览”。它静静伫立,等待着每一位地质爱好者、科普追随者去解码其中的化学密码,读懂远古湖盆的生态与演化史诗。
请继续点击阅读以下震撼之作:伊甸园真容现世新疆于阗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