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御府君来聊点扎心的——普通消费者网上购玉仅20%符合宣传,藏家花大价买的”和田玉”,70%是山料或染色爆改!
![]()
新国标”开闸放水”、野鸡机构”5元证书“、直播间”滤镜诈骗”、行业里“劣币称霸”,和田玉市场如今可谓群魔乱舞。有玉友笑叹:”以前买玉怕假货,现在买玉怕‘真货’“——毕竟国标认证的‘和田玉’,可能是一块煮不褪色的‘科技狠活’!
![]()
“双刃剑”新国标——不良商家“笑开花”!
门槛暴跌:
2020年新国标放宽和田玉定义,仅规定“以透闪石为主”,业内普遍理解为51%以上,相比2003版要求透闪石玉95%以上大大降低了行业门槛,这使得韩国料、罗甸玉、广西黑青等石性大的低端玉也能被鉴定为和田玉。
![]()
优化无需标注:
新国标将染色、合蜡等优化手段归为“正常工艺”,鉴定证书无需标注,导致大量染色仿籽、注蜡遮裂的玉石流入市场。
御府君给大家支一个“老招”:用开水煮和田玉十分钟,真玉不怕水烫,假皮和蜡都会褪去;不过现在染色手段提升,甚至拿开水烫都无法褪色,可能只有通过时间验证了!
![]()
产地泛化:
新国标不要求产地鉴定,导致和田玉从文化象征变成了矿物学名称,俄料、青海料甚至韩料均可合法标注“和田玉”。
目前许多消费者仍误以为是新疆和田产,但新疆籽料相比其他玉实际市场价值差异巨大。
![]()
新国标是把双刃剑,一方面降低门槛扩大市场供给,给和田玉“家族”喜添新成员;但另一方面也造成“国标操作猛如虎,证书只要二十五;‘三无’产品处处有,玩家售后呜呜呜……”的乱象遗憾。
![]()
景区&直播间——林子大了啥都有
景区一直都是出行消费的重灾区,东西贵、品质无保证、售后难,特别是玉石等高价产品更是深水区。
景区最常见的充数手法是将韩国春川的“棒子玉”以“东北玉”的名称销售,玉质极差还卖高价,没有任何佩戴盘玩或投资价值。
![]()
直播间就不说了,强光一打,玻璃变天价;亏本甩卖,小白输裤衩。一部分直播间商家经常大肆造势,以前把广西黑塑造成“黑羊脂”,真羊脂听了都委屈喊冤;现在又拿“僵尸白”罗甸玉大做文章,不知道最后会不会和广西黑一起被踢出和田玉家族又成笑柄。
![]()
像这种销量与流量互相助推的线上销售,由于和田玉这种稀缺资源没有足够的存量支持直播间的“量大管饱”与“低价捡漏”的噱头,所以一部分直播间卖的是新国标“崩盘”后进入市场的“透闪石玉”。
![]()
另一部分线上商家更是不择手段、毫无底线,用玻璃+染色皮、染色大理石、塑料+金箔等低劣造假手段,在网络上摇舌鼓唇、花言巧语,厚颜无耻令人避之不及。
![]()
如果只追求中端和田玉,可以到正规商场购买,至少材质有保障。商场一般出售的和田玉都是俄料或青海料,款式亲和,适合佩戴;如果追求收藏级料子,最好线下到正规机构或拍卖行购买。
![]()
行业两级分化——劣币驱逐良币
新疆高端籽料因资源枯竭价格居高不下甚至持续上涨,而低端市场因新国标引入大量替代材料,价格崩盘风险增加。
由于造假者利润高,虽然都是坑一个是一个、不求回头客,但这大大挤占了诚信商家的生存空间,行业信誉受损、新顾客大量流失导致难以生存。
![]()
总之,和田玉世界的水不浅,新国标像把大砍刀,砍低了门槛也砍懵了消费者。御府君送大家一句忠告:商场买佩戴,拍卖行玩收藏,直播间捂好钱包不多留一秒。至于那些已经踩过坑的朋友,就当已经”吃过药“再也不会”感冒“了吧!(狗头保护)
伊甸园真容现世新疆于阗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